首页 > 新闻 > 国内 >

腾冲漠河分界线叫什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5-01-19 15:27:02来源:
腾冲 - 漠河一线是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这条线是由地理学家胡焕庸在 1935 年提出的,也被称为 “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 年改称爱辉,1983 年改称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 45 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 36% 的国土居住着 96% 的人口,线西北方 64% 的国土居住着 4% 的人口,体现了中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的显著特征。这一分布格局经过多年变迁依然基本稳定,并且该线在地理学、人口学以及人文经济等诸多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胡焕庸线是由地理学家胡焕庸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复杂的计算得出的,具体过程如下:

 

  • 数据收集:在 1935 年那个没有电子计算机和高效通讯设备的年代,胡焕庸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全国各区县的人口数据。这可能包括查阅政府统计资料、地方县志、历史文献等,还可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地调查和访谈。

  • 地图绘制:胡焕庸以每 2 万人表示一个点的方式,将 2 万多个点绘制到地图上,然后通过等值线来描绘人口密度的图像。等值线是将人口密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的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观地看到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

  • 分析与确定分界线:在绘制出人口密度等值线图后,胡焕庸对数据和图像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发现中国人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东南部地区人口密集,而西北部地区人口稀疏。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计算,他确定了一条从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到云南腾冲的倾斜直线,这条线将中国版图大致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东南部 36% 的土地上聚集了约 96% 的人口,而西北部 64% 的广袤土地,仅居住了 4% 的人口,这条线就是著名的胡焕庸线。

(责编: admin3)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