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天新增三处世界遗产 北京中轴线申遗历时12年终获成功
包括北京中轴线、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欣怡 朱绍杰 王莉
当地时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而就在前一日的大会上,我国分别于2020年、2022年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也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包括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北京中轴线
申遗历时12年终获成功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
“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自北向南依次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
北京中轴线申遗历时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及其作为社会和政治中心对中国社会发挥持续的作用,认为“北京中轴线”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其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该组织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世界遗产大会上发言时表示,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中国将切实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应对自然灾害影响、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科学引导旅游发展、提高阐释展示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北京中轴线”得到妥善保护传承。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
填补我国无沙漠类世遗空白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阿拉善高原,属中国西北极干旱的温带荒漠地区,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和第二大流动沙漠。该地区以连绵起伏的高大沙山和丘间众多湖泊而闻名,展示了沙漠景观不断变换的地质和地貌特征。
巴丹吉林沙漠的重要标志包括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相对高度达460米)、最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广阔的鸣沙区域以及多样的风蚀地貌,展现了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
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遗产外联部主任杨子砚表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的申遗成功,为进一步研究沙漠沙山的形成和保护沙漠丘间湖泊奠定了基础,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这一空白,具有很大意义。同时,这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展示了我国湖泊和沙丘沙漠特征在自然遗产方面独一无二的价值,其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是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
扩展遗产地边界是申遗杰出范例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位于世界最大的潮间带湿地。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次世界遗产大会,世界遗产委员会以重大边界调整的形式,将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等5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代表团成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雷光春表示,该项目的提交和列入是候鸟迁飞区申报世界遗产的杰出范例。
据了解,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候鸟的重要栖身地。这条迁徙通道由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经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一直延伸至大洋洲,纵贯22个国家,是全球鸟类多样性最丰富、濒危物种比例最高的迁飞通道,为数千万只水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
雷光春说:“将最珍贵、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是中国政府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自主贡献和庄严承诺,让全世界直接受益于这一世界遗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治理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