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涛:国内视觉修辞学领域的耕耘者

发布时间:2024-06-29 09:40:37来源:

刘涛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妹妍

图/受访者提供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独立撰写新闻作品四次获中国新闻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涛有很多“光环”,但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他只是说“主要从事视觉修辞学研究”。

在国内,“视觉修辞学”称得上是刘涛最亮丽的学术名片之一。本次荣获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的专著《视觉修辞学》,是我国第一部视觉修辞学的研究成果,2020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为近十年新闻传播学科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的三本著作之一。

深耕视觉修辞学15载,捧出国内首部研究成果

在新闻传播学业界和学界,刘涛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2005年至2007年,他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工作;2013年起,他兼任《中国教育报》专栏作者、签约评论员。这些新闻从业经历促使他深入思考:学术如何跟实践、如何跟现实问题产生深刻的连接?

刘涛的博士论文关注的是环境传播问题。“环境传播研究有两种基本的范式,一是实用主义范式,二是建构主义范式,即修辞学范式。”他解释称,实用主义范式,就是通过传播的手段方法去解决一些环境问题,比如对于环境的认知、环保意识的确立、环境危机的解决等;修辞学范式主要探讨的则是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一个问题,比如说,“污染”概念被发明出来之后,它就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命题,建构了一个基本的状态。“研究环境问题对我最大的一个影响,就是对社会的深层次关注,这是为什么开始去研究修辞学的原因。”他说,这不仅仅是研究语言的修辞问题,而要在一个更大的文本范畴、文本框架当中去讨论修辞,其中难以回避的一个对象就是图像。

与传统的语言修辞学不同,视觉修辞学主要关注图像议题的修辞问题。面对这一前沿学科和新兴议题,从2009年开始,刘涛给予长达15年的持续关注和思考,提出了视觉修辞的语图论、语境论、转喻论、隐喻论、图式论、意象论等一系列原创性学术成果和观点,写成了国内传播学领域视觉修辞的首部专著《视觉修辞学》。

这也赢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视觉修辞学》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获第九届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已公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陈亦水高度评价称,其“在学界首次厘清了修辞性和视觉性的对话关系,建立了严谨、规范的视觉修辞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对新闻传播学、人类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打开理论视野,讲好中国故事

进入融媒体时代,刘涛对修辞学的实践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传播中国声音,首先需要解决话语问题,否则就没法在全球性的舆论框架或者议题框架中进行有效的对话。”他指出,话语生成的逻辑有两个,一个是知识,一个是修辞,“我们讨论修辞,不仅是打开了理论的视野,更关键的是赋予理论极大的现实想象力和实践想象力。”

在他看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时代新闻传播学界最基本的使命。作为广东学者,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讲好中国故事,有几个话语的抓手:一方面,在话语体系构建上,要真正将大湾区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在一个知识框架中进行表达和呈现;另一方面,要打造叙事体系,特别是融媒体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有很多需要突破的东西,基本思路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

他举例说,讲事实时,我们要从内心深处认同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思路,在全球敏感议题中用事实去回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大数据时代,尤其要学会用大数据讲好故事。又比如讲形象,要创新表现形式和话语方式。如今视觉化、游戏化、剧场化等新形态,包括故事的呈现方式,都对讲好大湾区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融媒体时代最基本的一个逻辑就是视觉性,视觉性如何与故事性、媒介性融合,产生一种化学反应,这恰恰是视觉修辞需要进一步去拓展的理论和实践命题。”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